社會工作理論預習:認知行為治療模式
<中級能力>社會工作理論預習:認知行為治療模式
2012社會工作者初/中級包裹套餐 七天免費試聽! 2013社會工作者全程套餐 五折搶購!
二、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一)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
認知行為治療模式是行為治療流派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來源植根于行為治療的原理,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Pavlov)總結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又稱反射性條件作用理論)。30年代,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B.K.Skinner)提出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并把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運用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不適應行為的矯正上。70年代,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dura)創(chuàng)立了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人的認知在學習中的作用。顯然,社會學習理論已經非常突出認知在行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70年代之后,由于受到貝克(A.Beck)等人的影響,行為治療模式逐漸重視認知在行為改變中的地位和作用,嘗試把行為和認知的因素結合起來,出現認知行為治療的取向。在社會工作領域,史華哲(R.Schwartz)在1982年對認知行為治療模式進行了總結。
(一)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
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主要涉及行為治療的三種學習理論、學習中的認知因素和治療技巧。
1.行為治療的三種學習理論
行為治療以三種學習理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這三種學習理論包括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
(1)經典條件作用理論。巴甫洛夫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在給狗喂食物之前加上中性的刺激――鈴聲。經過多次反復之后,一聽到鈴聲,狗就會流唾液。這個試驗就是經典條件反射機制建立的研究。所謂經典條件作用理論,就是有關在刺激與無條件反射之間加入中性刺激建立條件反射的理論。由于人有語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以語言為基礎的復雜的條件反射系統(tǒng)。
(2)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有機體采取某種行為之后,就會使環(huán)境發(fā)生某種改變,環(huán)境改變的狀況又會反過來影響有機體,促使有機體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操作性條件作用。有關操作性條件作用機制建立的理論就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曾經做過一個非常出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的試驗,把饑餓的老鼠關進籠子。老鼠在亂竄中踩踏到籠子中的杠桿得到食物。經過多次踩動杠桿得到食物的嘗試之后,只要一饑餓,老鼠就會踩動杠什。
(3)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尤其人類的學習,很多需要借助示范、觀察和模仿。像兒童對成人的觀察和模仿就是很好例子。有關觀察學習的理論就是社會學習理論。
以上三種學習理論揭示了三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雖然各不相同,但在一些基本的認識上卻非常一致。這三種學習理論都強調:一是以行為作為理論研究的中心,探討行為習得、改變的規(guī)律;二是以學習作為核心,研究行為學習的具體機制和條件;三是注重外部環(huán)境在行為習得中的作用。
2.學習中的認知因素
史華哲認為,在以上這些行為矯正的模式上還需要增添認知的因素,才能更為有效地調整服務對象的行為。這些認知因素包括:
(1)信息加工過程,即信息獲取、儲存和利用的具體方式和過程。
(2)信仰系統(tǒng),即想法、態(tài)度、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及個人的經驗等內容。
(3)自我表述,即影響自己行為和感受的個人表述方式。
(4)問題解決和處理的方式,即有效解決和處理困境的思維方式。
3.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治療技巧
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比較多,這里只介紹比較簡單實用的放松練習、系統(tǒng)脫敏、滿灌療法、厭惡療法、模仿、果敢訓練和代幣管制七種。
(1)放松練習。放松練習是認知行為治療技巧中應用最廣的治療技巧之一,要求服務對象通過身體的放松舒緩生理和心理的緊張。最常見的是一種漸進式緊張――松弛放松法,即首先要求服務對象保持某部位肌肉的緊張,接著放松這部位的肌肉。這樣,通過緊張和放松不同部位的肌肉逐漸學會放松整個身體。
(2)系統(tǒng)脫敏。如果服務對象對某物或者某事感到害怕、恐懼,不敢接近,就可以運用系統(tǒng)脫敏的行為治療技巧。在運用系統(tǒng)脫敏治療技巧之前,首先需要根據服務對象擔心焦慮的程度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成不同的等級。從低等級開始,在服務對象感受到這一等級的擔心和害怕之后,讓服務對象做放松練習,減輕擔心和害怕。接著,按照同樣的方式進行下一階段的放松練習,直到消除所有的擔心和害怕。
(3)滿灌療法(又稱快速脫敏法)。為了克服系統(tǒng)脫敏法治療時間長的缺點,滿灌療法采取了與系統(tǒng)脫敏法相反的治療策略,從服務對象最害怕的開始,讓服務對象處于最嚴重的緊張中,迫使服務對象直接面對最擔心的處境,經過不斷重復讓服務對象對害怕的處境變得習以為常。
(4)厭惡療法。為了幫助服務對象逐漸放棄不適應的行為,可以使用厭惡療法,即讓服務對象的不適應行為與某種厭惡性反應建立聯(lián)系,迫使服務對象體會到不愉快的經驗并逐漸放棄不適應的行為。
(5)模仿。模仿是運用比較廣的一種行為治療技巧,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榜樣的示范和模仿練習,即首先由社會工作者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示范需要學習的行為讓服務對象觀察,然后讓服務對象練習需要學習的行為。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條件的限制,有些時候服務對象沒有練習的機會,這種模仿稱為被動模仿。如果服務對象同時具有示范觀察和模仿練習的機會,這樣的模仿就是主動模仿。
(6)果敢訓練。果敢訓練主要用于提高服務對象的人際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讓服務對象能夠根據人際交往中的不同處境作出積極有效的回應,既能主動表達自己的要求,又能敏銳感覺他人的權利。果敢訓練通常分為以下幾步:一是了解人際交往中的無效行為;二是分析無效行為背后的信念;三是挑戰(zhàn)和蓽變無效行為背后的信念;四是尋找有效的行為;五是擴充有效行為的儲存庫。
(7)代幣管制。為了讓服務對象的正確行為與強化物直接聯(lián)系起來,增強服務對象的正確行為,可以使用代幣管制的方法,即用一種替代幣的方式計算服務對象作出正確行為后獲得的報酬。代幣管制的實施需要經歷五步:一是確定行為修正計劃,包括需要達到的目標行為、目標行為的測量標準以及修正的時間等;二是根據服務對象的喜好選擇強化物;三是建立代幣管制,包括代幣的類型、管理的方法和人員等;四是執(zhí)行計劃;五是逐漸取消代幣管制,使服務對象在自然環(huán)境中維持正確的行為。
(二)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特點
認知行為治療模式是在行為治療模式基礎上結合認知治療的要素而產生的,它形成的目標就是想克服行為治療模式的限制,把人的內部信息的加工過程也納入到治療模式的范圍內。因此,認知行為治療不同于一般的行為治療模式,具有自身的顯著特點:
1)認知和行為因素的結合。認知行為治療模式非常注重服務對象行為的改變和學習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結合人的內部信息加工的特點,把人的內部意識的變化過程也作為考查的內容。這樣,借助于對人的內部意識過程的了解,認知行為治療模式能夠更為準確地把握服務對象行為變化的規(guī)律,把認知和行為因素有效地結合起來。
(2)采用綜合的方式開展個案輔導工作。行為治療模式注重人的行為的改變和學習規(guī)律,認知治療模式強調人的內部信息加工的過程和方式。實際上,人的行為改變一定涉及內部信息的加工過程;同樣,人的內部信息加工過程的改變通常也會帶來人的行為的變化。認知行為治療模式既看到人的行為改變的規(guī)律,又看到人的認知加工的特點,使內部和外部有機結合起來,采用綜合的方式開展個案工作。
2013年社會工作者全科保過套餐熱招中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免費試聽
2013年社會工作者輔導招生簡章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報名入口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報名指南 2013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多款優(yōu)惠套餐報名中
最新資訊
- 社工接案的六個步驟2024-05-08
- 2024年社工考試重點匯總(各級別+各科目)2024-04-23
- 2024年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考試重點第十五章2024-03-20
- 2024年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考試重點第十四章2024-03-19
- 2024年社工中級政策與法規(guī)考試重點(第十四章)2024-03-19
- 2024年社工實務初級考點歸納第14章2024-03-19
- 2024年社工實務初級考點歸納第13章2024-03-18
- 2024年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考試重點第十三章2024-03-18
- 2024年社工中級政策與法規(guī)考試重點(第十三章)2024-03-18
- 2024年社工實務初級考點歸納第12章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