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級會計職稱 > 中級會計職稱備考資料 > 08年中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練習題(2)

08年中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練習題(2)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中級會計職稱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會計實務第二章同步強化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某股份有限公司對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價。2000年12月31日庫存自制半成品的實際成本為20萬元,預計進一步加工所需費用為8萬元,預計銷售費用及稅金為4萬元。該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產品預計銷售價格為30萬元。2000年12月31日該項存貨應計提的跌價準備為(?。┤f元。   

  A、0    B、10   C、8    D、2

  2、甲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本期購入原材料100公斤,價款為57000元(不含增值稅額)。驗收入庫時發(fā)現(xiàn)短缺5%,經查屬于運輸途中合理損耗。該批原材料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為380元。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公斤( )元。

  A、545.3   B、573.8   C、604   D、706

  3、下列各項業(yè)務中,不會引起期末存貨賬面價值發(fā)生增減變動的是( )。

  A、已發(fā)出商品但尚未確認銷售   B、已確認銷售但尚未發(fā)出商品

  C、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D、已收到發(fā)票賬單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4、某企業(y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對存貨進行期末計價,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按單項存貨進行比較。200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種存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分別為甲存貨成本1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8萬元;乙存貨成本12萬元,可變(北京安 通學校提供)現(xiàn)凈值15萬元;丙存貨成本18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 15萬元。甲、乙、丙三種存貨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分別為1萬元、2萬元、1.5萬元。假定該企業(yè)只有這三種存貨,2002年12月31日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為( )萬元。

  A、?0.5 B、0.5 C、2 D、5

  5、下列各項中,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應計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的有( )。

  A、支付的加工費 B、隨同加工費支付的增值稅

  C、支付的收回后繼續(xù)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資的消費稅 D、受托方加工金銀首飾交納的消費稅

  6、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期購進商品一批,進貨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萬元,商品到達驗收入庫時發(fā)現(xiàn)短缺20%,其中合理損耗為5%,另15%尚待查明原因。則該商品的入賬價值應為( )萬元。

  A、100 B、80 C、85 D、95

  7、下列商品中,不應當作為企業(yè)存貨核算的有( )。

  A、委托代銷的商品 B、企業(yè)已購入但尚未到達入庫的在途商品

  C、企業(yè)已收到商品,但尚未收到銷貨方發(fā)票的商品 D、約定未來購入的商品

  8、某公司11月1日甲商品結存200件,單位成本1 500元,11月15日對外銷售100件,11月18日購進200件,單價1800元,11月25日對外銷售250件。企業(yè)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發(fā)出存貨成本,則11月甲商品的銷售成本為(  )萬元。

  A、56.94 B、57 C、57.75 D、57.69

  9、某企業(yè)收購免稅農產品一批,其價款為200 000元,支付運費1 000元(7%可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則收購免稅農產品的“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金額( )元。

  A、20000 B、20070 C、70 D、2010

  10、某企業(yè)期末對存貨進行定期檢查并計提減值準備,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待銷售商品已發(fā)生跌價,但在可預見未來價格可以很快回升,未計提減值準備

  B、待銷售某商品已發(fā)生跌價,但因該商品已經有訂購合同且以合同價計算可變現(xiàn)價值高于成本,未計提減值準備

  C、待加工某材料發(fā)生跌價是由于該材料加工的產品發(fā)生跌價,按照該材料成本與其可變現(xiàn)凈值的差額計提跌價準備

  D、待加工材料A賬面成本高于市場售價,按二者的差額計提跌價準備

  11、企業(yè)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用于繼續(xù)加工,用于支付給受托方的消費稅,應( )。

  A、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B、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

  C、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貸方 D、記入“營業(yè)稅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

  12、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賬面余額為100萬元,數(shù)量為10噸。 該原材料專門用于生產與乙公司所簽合同約定的20臺Y產品。該合同約定甲公司為乙公司提供Y產品20臺,每臺售價10萬元(不含增值稅,本題下同)。將該原材料加工成20臺Y產品尚需加工成本總額為95萬元。 估計銷售每臺Y產品尚需發(fā)生相關稅費1萬元(不含增值稅,本題下同)。

  本期期末市場上該原材料每噸售價為9萬元,估計銷售每噸原材料尚需發(fā)生相關稅費0.1萬元。 期末該原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萬元

  A、85 B、89 C、100 D、105

  13、甲公司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計價。2004年8月9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銷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5年5月15日向乙公司銷售計算機5000臺,每臺12000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經生產出的計算機4000臺,單位成本8000元,賬面成本為32000000元。2004年12月31日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11000元,預計銷售稅費為2640000元。則2004年12月31日計算機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 )元。

  A、44000000 B、41360000 C、45360000 D、48000000

  14. 某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2004年4月購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買價為30000元,增值稅額為5100元。該批A材料在運輸途中發(fā)生1%的合理損耗,實際驗收入庫990公斤;在入庫前發(fā)生挑選整理費用300元。該批入庫A材料的實際總成本為( )元?!?/P>

  A.29700 B.29997 C.30300 D.35400

  15. 甲企業(yè)發(fā)出實際成本為14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業(yè)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甲企業(yè)和乙企業(yè)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甲公司根據(jù)乙企業(yè)開具有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向其支付加工費4萬元和增值稅0.68萬元,另支付消費稅16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甲企業(yè)收回該批半成品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144 B.144.68 C.160 D.160.68

  二、多項選擇題

  1、按照我國《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下列科目的期末余額,應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中列示的有( )。

  A、工程物資 B、代理業(yè)務資產 C、委托加工商品 D、發(fā)出商品 E、周轉材料F、消耗性生物資產

  2、當存在(  )情形時,企業(yè)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A、市價持續(xù)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

  B、企業(yè)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于產品的銷售價格

  C、因企業(yè)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fā)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

  D、企業(yè)因產品更新?lián)Q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賬面成本

  E、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際上已經發(fā)生減值的情形。

  3、當存在以下(  )情形時,應將存貨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

  A、已霉爛變質的存貨 B、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C、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D、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4、下列存貨的盤虧或毀損損失,報經批準后,應轉作管理費用的有()。

  A、保管中產生的定額內自然損耗 B、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毀損凈損失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毀損凈損失 D、收發(fā)差錯所造成的短缺凈損失

  5、一般納稅企業(yè)委托其他單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對外銷售的,其發(fā)生的下列支出中,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的是(  )。

  A、交納的增值稅 B、發(fā)生的加工費 C、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D、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費稅

  6、下列項目中,應計入材料成本的稅金有(  )。

  A、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B、用于直接出售的委托加工材料所對應的消費稅 C、收購未稅礦產品代扣代繳的資源稅

  D、小規(guī)模納稅企業(yè)購入材料時交納的增值稅 E、收購農產品代扣代交的農業(yè)特產稅

  7、下列各項稅金,應計入材料成本的有(  )。

  A、一般納稅企業(yè)購入材料的增值稅 B、收購未稅礦產品代扣代繳的資源稅

  C、小規(guī)模納稅企業(yè)購入原材料已繳的增值稅 D、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已繳的消費稅

  8、存貨計價對企業(yè)損益的計算有直接影響的是( )。

  A、下期期初存貨估計如果過低,下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減少

  B、本期期末存貨估計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減少

  C、本期期末存貨估計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增加

  D、下期期初存貨估計如果過高,下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增加

  三、判斷題

  1、采用定期盤存法時,平時只記錄存貨購進的數(shù)量和金額,不記存貨發(fā)出的數(shù)量和金額,期末通過實地盤點確定存貨的實際結存數(shù)量,并據(jù)以計算出期末存貨的成本和當期耗用或已銷售存貨的成本。( ?。?/P>

  2、企業(yè)盤盈或盤虧的存貨,如在期末結賬前尚未批準處理,應在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先行處理,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作出說明。(    )

  3、在毛利率法下,通過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存貨的進銷存的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進而確定商品的毛利率。(  )

  4、企業(yè)采用先進先出法計量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如果本期發(fā)出存貨的數(shù)量超過本期第一次購進存貨的數(shù)量(假定本期期初無庫存),超過部分仍應按本期第一次購進存貨的單位成本計算發(fā)出存貨的成本。 ( )

  5、企業(yè)采用加權平均法計量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在物價上漲時,當月發(fā)出存貨的單位成本小于月末結存存貨的單位成本。( )

  6、采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對存貨進行計價,從存貨的整個周轉過程來看,只起著調節(jié)不同會計期間利潤的作用,并不影響利潤總額的減少。(  )

  7、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材料,月末應當分攤發(fā)生材料的成本差異,但無論是節(jié)約差,還是超支差,均應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貸方轉出。(  )

  8、永續(xù)盤存制下,有利于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可以隨時反映每一存貨的收發(fā)存的狀態(tài),相應地實地盤存制的實用性較差,也顯得無足輕重。(  )

  四、計算分析題

  甲公司是一般納稅人,2008年5~6月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1)5月1日,甲公司自乙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購入A材料,總量為100噸,每噸單位為12萬元,增值稅率為17%,另支付運費5萬元(按運費的7%內扣形成待抵的進項稅額),裝卸費3萬元,保險費6萬元,運輸途中共損耗40噸,其中,5噸為合理損耗,35噸是運輸單位丙公司責任所致,為簡化核算,運雜費全部由合格品來負擔,不再分配認定非合理損耗部分所承擔的份額。

 ?。?)5月5日,甲公司將A材料全部發(fā)給丙公司用于加工制造為B材料,加工費用為106.35萬元,增值稅率為17%,消費稅率為10%。相關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方式結算完畢。B材料于5月15日驗收入庫。

 ?。?)5月31日, 經過對B材料的再加工,在墊付了60萬元后,完工產出C商品40件。此時,該商品的市場售價為單件25萬元,消費稅率15%,增值稅率17%,預計每件C商品的銷售需墊付0.9萬元的銷售費用。假定C商品未提取過減值準備。

  (4)6月10日甲公司將所有完工的C商品用于對丁公司的投資。

  (5)計算應交消費稅額。

  根據(jù)以上資料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第二章同步強化練習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2000年12月31日該項存貨應計提的跌價準備為=(30-8-4)-20=-2

  2、【答案】C

  【解析】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公斤該批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公斤=(57000+380)÷(100-100×5%)=604萬元。

  3、【答案】A

  【解析】已發(fā)出商品但尚未確認銷售業(yè)務未轉移存貨所有權,不影響存貨帳面價值的變動。

  4、【答案】B

  【解析】 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甲[(10-8)-1]+乙(0-2)+丙[(18-15) -1.5]=0.5(萬元)。

  5、【答案】A

  【解析】隨同加工費支付的增值稅是價外稅不構成委托加工物資成本,支付的收回后繼續(xù)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資的消費稅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的借方,受托方加工金銀首飾交納的消費稅屬于受托方的業(yè)務與委托方無關。

  6、【答案】C

  【解析】該商品的入賬價值=100×(1-15%)=85(萬元)。

  7、【答案】D

  【解析】由于企業(yè)約定未來購入的商品,并沒有實際的購貨行為發(fā)生,因此,不能作為企業(yè)存貨處理。

  8、【答案】B

  【解析】11月15日對外銷售成本=100×1 500=15(萬元);

  11月25日對外銷售成本=100×1 500+150×1 800=42(萬元); 11月份甲商品的銷售成本=15+42=57(萬元);

  9、【答案】B

  【解析】收購免稅農產品的“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金額=200000×10%+1000×7%=20070(元)。

  10、【答案】D

  【解析】應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1、【答案】B

  【解析】企業(yè)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用于繼續(xù)加工,其應交的消費稅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加工后銷售時予以抵扣。

  12、【答案】A

  【解析】期末該原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20×10-95-1×20=85(萬元)

  13、【答案】C

  【解析】由于甲公司生產的計算機已經簽訂銷售合同,該批計算機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并且?guī)齑鏀?shù)量4000臺小于銷售合同約定數(shù)量5000臺。因此該批計算機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以銷售價格約定的價格12000×4000=48000000元作為計量基礎。該批計算機的可變現(xiàn)凈值=12000×4000-2640000=48000000-2640000=45360000(元)。

  14、【答案】C

  【解析】材料采購中的合理損耗是入賬成本的一項構成,所以,該材料的實際成本=30000+300=30300(元)。

  15、【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核的是存貨成本的核算。由于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繼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所以消費稅不計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資成本。收回該批半成品的入賬價值應是140+4=144(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B、C、D、E、F

  【解析】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應根據(jù)“材料采購”、“原材料”、“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 “庫存商品”、“周轉材料”、“發(fā)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資”、“代理業(yè)務資產”、“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減去“代理業(yè)務負債”、“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選項A工程物資應當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

  2、【答案】A、B、C、D、E

  3、【答案】A、B、C、D

  4、【答案】A、C、D

  【解析】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毀損凈損失記入“營業(yè)外支出”科目。

  5、【答案】B、C、D

  【解析】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等費用以及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選項A交納的增值稅不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6、【答案】BCD

  【解析】委托加工材料如果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要先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等最終存貨在出售時再按總的應交消費稅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然后補交差額。

  7、【答案】B、C

  【解析】選項A企業(yè)購入存貨,支付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計入材料成本,選項D企業(yè)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已繳的消費稅不應計入材料成本。

  8、【答案】BC

  【解析】存貨計價對企業(yè)損益的計算有直接影響的是本期期末存貨估計如果過低,當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減少;同時引起下期期初存貨價值也就過低,下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增加。反之,本期期末存貨估計如果過高,當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增加;同時引起下期期初存貨價值也就過高,下期的收益可能相應的減少。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采用定期盤存法時,由于平時只記錄存貨購進的數(shù)量和金額,不記存貨發(fā)出的數(shù)量和金額,期末通過實地盤點確定存貨的實際結存數(shù)量,計算當期耗用或已銷售存貨存出的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因此稱為“以存計銷”。

  2、【答案】√

  【解析】按照規(guī)定,企業(yè)盤盈或盤虧的存貨,首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如在期末結賬前尚未批準處理,應在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先行處理,一般轉入當期損益,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作出說明。

  3、【答案】×

  【解析】在零售價格法下,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毛利率法下的毛利率是根據(jù)企業(yè)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加以確定的。

  4、【答案】×

  【解析】超過部分仍應按本期第一次以后購進存貨的單位成本計算發(fā)出存貨的成本。

  5、【答案】×

  【解析】企業(yè)采用加權平均法計量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在物價上漲時,當月發(fā)出存貨的單位成本應等于月末結存存貨的單位成本。

  6、【答案】√

  【解析】對于一個既定存貨而言,其損失額是固定的,而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只是將存貨的未來損失提前確認,并不會改變存貨整個周轉期內固有的損失。

  7、【答案】√

  【解析】月末分攤發(fā)生材料的成本差異,均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貸方核算,節(jié)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8、【答案】×

  【解析】采用永續(xù)盤存制,并不排除對存貨的實物盤點,為加強對存貨的管理,每年至少對存貨進行一次全面的實地盤點。

  四、計算分析題

  【答案及解析】

 ?。?)借原材料??A材料793.65[=(100-35)×12+5×(1-7%)+3+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32.95[=(100-35)×12×17%+5×7%]

  其他應收款??丙公司491.4[=35×12×(1+17%)]

  貸銀行存款1418(=100×12×(1+17%)+5+3+6)

  (2)①發(fā)出A材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793.65

  貸原材料??A材料793.68

 ?、谥Ц都庸べM用和消費稅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106.3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8.0795

      ??應交消費稅100

  貸銀行存款224.4295

 ?、凼栈卦贐材料時

  借原材料??B材料900

  貸委托加工物資900

 ?。?)①C商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25-25×15%-0.9)×40=814(萬元);

 ?、贑商品的賬面成本為=900+60=960(萬元);

 ?、跜商品期末應提的減值準備額=960-814=146(萬元)。

  ④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146

  貸存貨跌價準備??C商品 146

 ?。?)借長期股權投資??丁公司1170(=25×40+25×40×17%)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70(=25×40×17%)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814

  存貨跌價準備146

  貸庫存商品??C商品960

  借營業(yè)稅金及附加1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150(=25×40×15%)

  (5)①應補交的消費稅=150-100=50(萬元)

 ?、诜咒浫缦?/P>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50

  貸銀行存款       50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級會計職稱資格查詢

中級會計職稱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級會計職稱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級會計職稱各地入口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