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中國秘書史”復習資料
1.誹謗之木:部落聯(lián)盟時期,堯根據舜的建議,命舜在土階前樹立一根木柱,讓百姓在上面書寫意見,指出自己的過失,以修明政治,稱為~,由于此木是舜受命而立的,舜又名重華,所以又稱華表
2.祭祀史官:是商朝史官的類型之一,專管各種祭祀,安排一切祭祀儀式。他們類似于現代負責大會或典禮的籌備,組織,服務的人員
3.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是我國發(fā)現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4.卜辭:是商朝占卜時成句的貞卜文字,其內容以商王的活動為中心,其主要的殷商自武丁到紂王105年間的事情,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組織,風俗習慣,科學技術,等方面,是殷商王室活動的真實記錄,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5.太史寮:是商朝末年出現中央秘書機構。隨著商朝統(tǒng)治區(qū)域的擴展,人口的激增,國事日趨繁忙,作為輔助管理者的秘書人員增加了,這樣導致了秘書機構的出現,以便將秘書人員組織起來,有效處理各方面的事務。太史寮的主官稱太史,下隸有層次不同,職掌各異的史官,他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商王的冊命及祭祀等事宜
6.卿事寮:是西周時期三公之下設置的執(zhí)掌政務的官署,它以太史寮為輔助部門,作為與下屬聯(lián)系的秘書機構,史籍上將二者合稱為“卿事寮”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7.金文文書:商朝時期,人們開始在青銅器上鐫刻文字,起初很簡短,有的僅一個字,有的刻上姓名以示歸屬,漸漸地,文字多起來,最長的有45個字,被稱為“銅器銘文”,又稱“金文”或“鐘鼎文'.他們的字體類似甲骨文,已初步具有史書的性質,所以,稱之為~
8.簡牘文書:是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書,主要用于記事??虒懺谥衿戏Q竹簡,也稱,簡策,汗簡,簡冊,殺青;刻寫在木片上的稱木牘,版牘
9.盟書:是西周時期,周天子與諸侯之間,各諸侯國之間,諸侯和卿大夫之間殺牲血,對神盟誓而訂立的協(xié)議,它沒有命令的性質,而是各方均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
10.天府: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中央檔案機構。西周時期,由于檔案種類,數量增多,檔案業(yè)務更加復雜,因而設立了天府來收藏保管檔案
11.尚書臺:西漢成帝時,為削弱相權,將尚書組成獨立的官衙,稱尚書臺,其辦公處設于皇宮內。尚書臺的設立,標志著新的秘書機構正式形成,開始將丞相府的秘書職能轉移至皇宮來,使它成為皇帝的機要秘書處
12.試吏法:是秦朝地方政府的秘書官吏的選用方法。所謂試吏法,就是根據各地民意反映,對地方閑散人才進行調查,了解,然后召集有關人士,由縣以上官員對他們目測外貌,口試問題,選其中較優(yōu)秀者,派至縣,鄉(xiāng)當秘書吏員
13.鐵券:是皇帝將封賞勛臣宿將的記錄券刻于鐵片上形成的文書,它既表示珍重,珍貴,又便于長久保存,
14.避諱制度:皇帝為維護自己的威嚴,命令無論是自己頒布的制,詔,臣下上呈的奏,議,還是吏官的記載,或各級官府的文書中,凡遇到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詞代替,連與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準用。這種制度稱作避諱,形成于秦朝
15.門下?。簳x朝皇帝將皇宮中的侍中,常侍,給事中,黃門侍郎,諫議大夫,起居郎等秘書官員組織成一個新的秘書機構,稱門下省,在皇帝左右議論大政,出納詔命,辦理交付事項
16.騎縫,押縫制度:騎縫即在兩張粘連的公文紙的連接處加蓋印章;押縫即在兩張公文紙的粘連處或公文末尾署名,又稱押字或押尾,這一制度根據紙制公文的特點,起到了防止公文偽造,保證其真實性的作用
17.連暑制度:也稱聯(lián)暑制度,即幾位官員在同一公文上聯(lián)合簽署姓名,以表示對該公文內容共同負責
18.通事舍人:是隋朝設置的中書省內重要的秘書官員。職掌相當于前代的竭者,皇帝臨朝或朝廷大典時,負責引見,通奏,安排百官的進退,位次排列,并收受四方通表,有時也代表皇帝慰勞出師的軍隊,按月慰問將軍家屬,造訪地方名士,長者,迎接回朝的軍隊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19.經筵官:宋代除了起草制詔,參謀顧問的翰林學士以外,設有一些冠翰林學士之名而不屬于學士院的官,有“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講學士“,稱為”經筵官“在皇帝左右進講書史,相當于皇帝的學習秘書
20.匭使院:是武則天執(zhí)政時設立的信訪機構,武則天稱帝后,為了打擊政敵,鞏固皇位,采納臣下魚保家的建議,鑄設銅匭,獎勵告密。特地命令中書省設立匭使院,以諫議大夫及闕,拾遺各一人。為知匭使,主持院務,組成了中央信訪機構
21.南北樞密院:是遼代北面官系統(tǒng)中的國家機構之一,它分掌文輇,部族,丁賦和兵機,武銓,群牧之事,是全國軍,政中樞,,分別置有林牙,知院貼黃,知圣旨頭子事,掌院頭子等官,負責秘書工作
22.幕職官:金朝皇統(tǒng)年間,為了行文方便,規(guī)定判官,掌書記,主薄等統(tǒng)稱“幕職官”
23.六科:明朝時期,由于皇帝直接領導六部處理國務,需要在他與六部之間建立一個聯(lián)系機構,由此產生了六科,即吏,戶,禮,兵,刑,工六科,作為協(xié)助皇帝處理六部事務的秘書機構
24.秉筆太監(jiān):是明代司禮監(jiān)內從事秘書工作的太監(jiān),主要負責章奏初閱,代皇帝批答,記述,傳達皇帝的命令
25.票擬:也稱條旨。即內閣大學士閱讀奏章后,用一紙先擬寫對所奏問題的初步處理意見,貼于原奏章上,以供皇帝批閱是參考。它有些問題類似于現代公文處理中“擬辦”
26.紅本:是指皇帝用朱筆批閱過諭旨的題本
27.軍機大臣: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兼任。所有軍機大臣均由皇帝親自從內閣和各部院司院及督撫中選調,無任職期限,受命后仍保留原職,皇帝可隨時免除,令其回原衙門供職
28.奏事處:是雍正時,為收受密奏而設的機構。后來,內閣,軍機處承辦的公文也由它呈進。奏事處由御前大臣兼管,因清制規(guī)定外官不得進入內廷,而太監(jiān)又不得接近外官,故分為內奏事處與外奏事處
29.幕僚:是由主官自行聘請來備顧問,當參謀和協(xié)助辦理文書事務的私人秘書
30.發(fā)抄:清朝時,凡皇帝批示交各衙門擬辦或知道的題本,由軍機處發(fā)交內閣,內閣傳知各衙門派人來抄回辦理
31.密奏制度:是清朝形成的一種文書工作制度,密奏,亦稱密折,它是只有指定的官員才有權上呈,并由皇帝親自啟封,閱看,批復的絕密奏折。它不拘格式,書寫自由,也不必貼黃和備副本,并不用送通政司轉內閣,直接交奏事官進呈,由皇帝親自處理,避免了題本的不便
32.九部三局:南京臨時政府重要的中央行政機關總稱“九部三局”九部指陸軍部,海軍部,外交部,司法部,財政部,內務部,教育部,實業(yè)部,交通部。三局指法制局,印鑄局,公報局
33.承政廳:是南京臨時政各種的辦事機構,相當于后來的總務廳和現在的辦公廳,以負責秘書工作為主,同時負責會計,庶務等類似于現在的行政處的職責和不屬各司,局的事項
34.文書檔案連鎖法:是國民黨正度改革秘書工作的內容之一。它規(guī)定各機關由總收發(fā)室將全部公文,發(fā)文分類,編號,登記,然后將公文送往主辦單位,用統(tǒng)一編號的方法,將文書工作和檔案工作連鎖起來,以改變公文運轉遲緩,檔案分散和壟斷的狀況
35.技術書記: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黨和群眾團體中設置的文書工作人員。
36.中央秘書處: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黨中央專門的秘書機構,隨著黨中央秘書工作量的增加,技術性增強,要求的提高,僅設置秘書和技術書記無法承擔如此大量的工作,于是1926年6月,中共中央第四屆第三次執(zhí)行委員會擴大會議提出設置中央秘書機構,被大會接受。自此,中共中央秘書處成立
37.一文多套收藏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初期的一種檔案工作制度,即黨的文件不能只在某處獨存一份,而應在數處各存一份,以免該處遭到破壞后文件全失損失
38.四格八法:是清朝對秘書官吏考核的措施。四格指;才,守,政,年;八法指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軟,不謹
39.四善:唐朝對德的基本標準稱“四善”,即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非懈,簡稱德,慎,公,勤
40.錄事參軍:東漢末年,曹操以丞相名義帶兵,幕僚多稱“參丞相軍事”,后省稱為“參軍事”或“參軍”。南北朝時,由于州刺史多帶軍職,其幕僚也以“參軍事”作為官稱。錄事參軍屬于秘書官員,“錄”,即總領之意。“錄事'指總領府內日常事務,為幕僚之長,相當于秘書長,事刺史的主要屬官
41.大林牙院:遼的中央政府分為“遼官”和“漢官”兩大系統(tǒng),遼官系統(tǒng)稱為“北面官”統(tǒng)治中樞設在北面官,北面官的各級機構又分為北院,南院,是全國軍,政中樞,也是秘書工作的中樞。北面官中設有大林牙院,掌管文翰,是皇帝的秘書機構,置有都林牙,林牙承旨,林牙,左右林牙等官員,負責擬制,頒布詔書等事務
42.滿票簽處:清朝內閣內部設置十二個機構,其中有十一個房承擔秘書業(yè)務工作,滿票簽處是其中之一,它是負責擬寫,蟮抄滿文票簽,凡滿文本掌由該處校閱,驗看票簽式樣,擬寫滿文草簽,送大學士審定后,在蟮成正簽;對各部院本章中有滿文文法錯誤或不當的,該處有權退回部院令其糾正。另外還負責其他一些與滿文相關的事務
43.中央文庫:中共中央秘書處的文件保管處原先只有一兩個工作人員,和秘書處在一起。根據中央的指示和中央秘書工作委員會的規(guī)定,存放文件檔案的庫房必須和機關分離,用單獨一棟房子,工作人員組成“家庭'以作掩護,這樣,文件保管處就成為中央各機關文件的存放庫,即檔案庫,習慣上被稱為中央文庫
44.軍機處:雍正時,因用兵西北,往返軍報頻繁,軍事文書驟增,清政府鑒于內閣人多事雜,易泄露機密,且內閣位于太極門外,距內廷較遠,不便于皇帝隨時面授機宜,因此,于雍正七年在內廷設立軍機房,處理緊急軍務,以期“辦事密速”
45.元代的照刷,磨勘制度:照刷是檢查公文是否有稽遲,失誤,遺漏,規(guī)避,埋沒,違枉等情況發(fā)生;磨勘是指照刷之后,再做一次檢查,看其中的錯處是否已經改
46.案牘吏員:是元朝的秘書官職。案牘是官衙中公文,檔案的泛指。案牘吏員就是官衙中處理公文事務的秘書人員,是官衙中居首席地位的吏職
47.為什么說領導部門的出現是秘書工作起源的條件之一:秘書工作是領導部門的輔助性工作,只有出現了領導部門,才會隨之而產生秘書和秘書工作,這是秘書工作發(fā)源必不可少的社會條件之一。領導部門是人類結成了社會組織,有了管理,指揮它的人員后形成的。社會組織的領導部門需要有人輔助,為她們處理日常事務,上傳下達,參謀咨詢,這導致了秘書人員的誕生
48.為什么說文字,公務文書的出現是秘書工作起源的條件之一: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書寫文書的先決條件。文書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現后才可能產生,各文明古國的進化史都證實了這一點,社會組織的領導部門為了頒布命令,制定規(guī)章制度,記錄事件,以便實施管理,需要制作文書,由此產生了公務文書。公務文書需要有人擬制,處理,傳頒,保管,由此產生了以文書工作為主的主要業(yè)務之一的秘書人員和秘書工作。因此,文字和公務文書的出現,是秘書工作起源的又一個社會問題
49.為什么說部落聯(lián)盟的昌盛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的孕育時期;我國部落聯(lián)盟的昌盛時期,已經形成了社會組織的領導部門,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務活動記錄,有了專事記錄的人員,出現了秘書工作,因此說這個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的孕育時期
50.為什么說夏朝是我國秘書工作的萌發(fā)時期:夏朝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形態(tài),出現了管理公共事務的領導部門,產生了公務文書。同時,夏朝的文字已經是較為成熟的古文字,現有史料表明,夏朝已有了公務文書和宮廷檔案,并有了以此為主要業(yè)務的官員。由于有關夏朝記載甚少,至今尚難斷定其秘書工作是否已經形成。但是,秘書工作已在夏朝萌發(fā),這是可以斷定的
51.簡述商朝史官的來源:商朝的史官來源于貴族,而且他們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代代世襲。其原因有:1.由于奴隸社會等級森嚴,貴族和奴隸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史官屬于“勞心”務論“的貴族,必須代代世襲2.史官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專門的技能。當時的文化知識為貴族階級所壟斷,史官的業(yè)務技能也依靠手工式的家傳而得以延續(xù),在社會上無法學得,所以史官必須世襲。其優(yōu)點是能是史官不斷積累,總結祖先的經驗,加以揣摩,改進,使秘書技能一代高于一代,并能使史官的職位具有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不會因帝王的更替而中斷
52.簡述太史寮產生的社會背景:商朝末年,大舉用兵,平定了東夷,勢力擴展至江淮流域。俘獲了大量奴隸,史稱商紂王“有臣億萬”有億兆夷人“。統(tǒng)治區(qū)的擴展,人口的激增,國事日趨繁忙。作為輔助管理者的秘書人員也相應增加了,他們需要被組織起來,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處理各方面事務,這樣就導致專門秘書機構的產生
53.什么是甲骨文書,甲骨檔案:在商朝,有些卜辭引用臣下遞送報告的句子。從體例上看,這類卜辭中有時間,事由,占卜者姓名,辦法,措施,驗證結果,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從內容上看,它以記錄商王的活動為中心,并出現了類似于請示,報告的上下文。這種記錄初步具備了文書的基本要素,所以,我們認定它是一種文書,并稱其為甲骨文書。這些甲骨文書記錄了以商王室為中心的各種活動和世系,祭祀譜表,貴族家譜,官制和年歷,月歷,日歷等,直接關系著商王室的利益,具有查證,參照的作用。所以,當他們使用完畢后,商王都命專人鄭重地將它們收藏起來,從而形成檔案,即甲骨檔案
54.士充實秘書隊伍的歷史背景,特點,意義:1.背景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宗法制,世襲制瓦解,士喪失了原先的特權。同時,許多平民拜師求學于私門也成為士,士的數量大增。為了尋求個人出路,他們必須投靠,依附于某個國君集團或貴族。各國國君也希望士幫助他們出謀劃策,實現強國和統(tǒng)一大業(yè)。同時,為戰(zhàn)勝舊勢力,建立新型的,可供國君自由任免的政府機構,他們樂意從士中選用官員2.特點:任期短,流動性大,其主要職責是謀劃,咨詢3.意義:不但壯大了秘書隊伍,為原有 的秘書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新觀念,提高了秘書工作的質量,開創(chuàng)了秘書工作 的新局面,也對社會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提高了秘書人員的地位和聲譽,并且,導致古代秘書工作中文檔案和參謀咨詢業(yè)務相對分離為獨立性較強,各有專門秘書承擔的兩個部分,對日后的秘書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5.兩周有哪些文書工作的初步規(guī)則:文書運轉有了初步程序,根據文書運行方向分類,擬文有了規(guī)定程序,出現了用印制度,制定了公文傳遞制度
56.西周時期的下行文體:誓,帝王動員部下討伐地方命令性文書。誥,帝王或執(zhí)政大臣代表勉勵屬下的文書。命,帝王或執(zhí)政大臣代表國家發(fā)布的命令性文書。策,帝王封賞王族宗子,貴族,功臣及發(fā)布命令的文書。典,中央政府頒布制度,法規(guī)的文書。檄文,周天子,各國諸侯或卿大夫用來征召,曉諭或聲討敵方的文書。令,周天子發(fā)布的命令性文書
57.西周時期的上行文體:上書,臣下向天子或國君陳述政見的文書。事書,諸侯及地方政府官員向天子或中央機構匯報事情,請示問題的文書。丁籍,諸侯國及地方政府將多轄境內的人戶,土地,車馬,財物及收支數目等定期上報的文字。計書,郡縣主官每年年終將下一年度的民戶,賦稅的項目,數量作出預算,寫在木券上,呈送給國君的文書
58.西周檔案被用于:1.作為統(tǒng)治和施政的工具。在各種檔案中被重視的是版圖,各國對此無不嚴加收藏。各國變法中繁多的法令文書,版行后也都被妥善收存起來,以供統(tǒng)治者隨時查用,作為施政工具。2.作為傳授學問的工具,流散于社會上的檔案,主要被士利用。士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學習理政經驗,十分注意收集檔案,進行研究,其中造詣深者還利用檔案開辦私學,傳授學問3.檔案被匯編成集,孔子等人在收集了大量檔案,典籍并予以整理,研究后,懷著一定的政治傾向,將其匯編成籍
59.西周社會調查興起的原因:1.鑒于商滅亡的教訓,懾于人民群眾的巨大威力2.周初統(tǒng)治者對新的統(tǒng)治區(qū)域缺乏了解3.西周統(tǒng)治者重人治,輕鬼神4.社會調查是周的傳統(tǒng)
60.西周社會調查情況的上報方式:1.逐極上報2.職位高的官員可直接將調查情況向天子陳述3.行人采集之風,應“獻于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
61.為什么說秦漢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的確立時期: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創(chuàng)設起一整套中央集權的國家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的秘書機構也隨之形成。同時,又建立起全國劃一的各項秘書工作制度,并初步試圖以法令的手段使這些制度穩(wěn)定開來,從而為封建社會的秘書工作舉行了“奠基禮”由于秦王朝的短命,這些制度未在秦朝得到充分發(fā)展,繼起的兩漢王朝的鞏固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的過程中,對秦朝的秘書工作制度增損變通,予以充實,使之逐步趨于穩(wěn)定,,并隨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確立下來,其基本內容為以后歷代王朝所仿照,沿襲,視作基本模式。因此,秦漢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的確立時期
62.東漢尚書臺的結構:光武帝時的尚書臺規(guī)模頗大,結構嚴整,主要由以下官員部門組成:1.尚書令,尚書臺的的主官,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臺務,相當于皇帝辦公廳主任2.尚書仆射,尚書令的副手,尚書令不在時由他代行其職3.尚書左丞,負責臺內綱紀,處理臺內日常事務,相當于尚書臺的秘書長4.尚書右丞,掌管臺內錢谷等后勤事務,相當于臺內的事務長5.尚書臺下分設六曹理事,六曹主官分別為:三公曹尚書,掌管斷獄之事的奏章;吏部曹尚書,掌管公卿的奏章;民曹尚書,掌管低級官吏的奏章;二千石曹尚書,掌管郡國二千石以上的官員的奏章;南主客曹尚書,掌管南方各外邦和少數民族的往來文書;北主客曹尚書,掌管北方各外邦和少數民族的往來文書;尚書臺還從孝廉中選有才能者三十六人,配給每曹六人,稱為尚書郎,在皇帝左右處理文書。每曹另轄有令史三名,掌管曹內文書事務
63.秦代御史的職責是:御史的職掌在秦代時很寬,主要有:1.收受公卿,百官吏民的奏事2.掌管“圖籍秘書”,即版籍,地圖等重要檔案和法律文件,以供官民查詢3.負有監(jiān)察百官之職4.受命處理皇帝親自交辦的事項5.受遣代皇帝巡視各郡6.被譴往各郡監(jiān)利郡務7.被譴往軍隊監(jiān)軍
64.秦漢公車府為何屬兼職信訪機構;秦漢時期,在九卿之一的衛(wèi)尉屬下設立公車府,置公車司馬令主管,配有助手公車司馬丞。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掌管皇宮的外門-司馬門,晚間巡邏宮中,平時有官吏和百姓要上書陳述冤屈,或欲面見皇上訴冤,由公車司馬令受理,向皇帝傳達,公車府中社有謗木和肺石,表明凡不屬朝廷政務機構受理范圍的建言申訴,都可來此處陳述。接待。受理吏民上訴,成為公車府的主要職責之一,因此,它是皇宮兼職的信訪機構
65.秦漢秘書官吏的考核制度:秦統(tǒng)一天下后,制定了對官吏包括秘書官吏的考核標準。秦政府又將其分解為必須遵守的“五善”和必須防止“五失”五善是:忠信敬上,即忠順于朝廷,尊重上司。清廉毋謗,即廉潔奉公,任勞任怨。舉事審當,即處理政事要謹慎,妥當。喜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國利民。恭敬多讓,即謙虛為事,誠懇待人。“五失”是:夸以世,即防止夸夸其談,濫唱高調而不務實;貴以大,即防止好大喜工,不實事求是;擅制割,即防止自做主張,越權行事;犯上弗知害,即防止犯上做亂,目無法紀;賊士而貴貝貨,即防止輕視知識和知識分子,只重視錢財。凡做到“五善”,而無一失的秘書官吏予以升遷授爵;如有一失或多換者,予以削爵,降職,罰貨,罷官直至處于死刑。漢朝規(guī)定,中央政府各部門的主官要對其所屬的秘書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稱“常課”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課”,即大考核。小考根據其德行,勤勞,是否忠于朝廷,主官,是否勤于職守為標準,對一年工作作出評定,好的評為“最”差的評為“殿”大課是根據三次的小考的成績予以綜合,分別獎或罰??さ拿貢倮粢灿芍鞴芸な鼗蛳鄧己嗽u績,予以記錄,這種記錄稱為“集薄”根據考核的結果實行獎罰
66.從丞相府到尚書臺的演變過程說明:丞相府為尚書臺逐步取代的過程,說明在封建社會中,皇帝設置秘書機構的目的是集國家大權于一身,保證其實行君主獨裁。一旦此秘書機構職權擴大,威脅到皇權,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或直接解散,重新設立一個聽命于他的新的秘書機構。這種現象自西漢武帝開始,在以后兩千多年中反復出現,形成一條規(guī)律。它導致封建社會中央秘書機構處于反復建立,興盛,削弱,解體的周期性演變之中,致使秘書官員的職稱處于不斷變更,秘書人員處于不斷的流動中,具有明顯的不穩(wěn)定性
67.為什么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大發(fā)展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者為了防止秘書機構 的權利膨脹,吸取前代的經驗教訓,不斷探索,使中央秘書機構初步發(fā)展為中書,門下,尚書三個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的部門。這一時期,統(tǒng)治者高度重視秘書工作,使秘書機構的作用顯得很突出。有作為的政治家開始重視協(xié)調和秘書的關系,以充實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導致優(yōu)秀秘書人才輩出。公文寫作開始和其他文體分流,成為一種獨立的應用文體,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技能,因而涌現出許多專事公文寫作的“手筆”開始了對公文進行理論總結和研究。紙張成為公文擬寫的唯一材料,形成了許多新的公文制作制度。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秘書工作重大發(fā)展的時期
68.曹操設置的秘書令,秘書丞在中國秘書史上的意義:秘書令,秘書左丞和秘書右丞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名實相符的秘書官職。以秘書令為首的機構也成就為我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名實相符的秘書機構。曹操設置的秘書令,秘書丞使'秘書'一詞產生了本質上的變化,不但使其由指物轉為指人,而且由與今天的秘書工作無關轉為與今天的秘書工作相吻合上來,曹操設立的秘書令,秘書丞,完全可視為我國現代秘書工作的起源
69.中書省的形成:曹丕廢漢建魏,立即以其府中的幕僚組成新王朝的中央秘書機構,改秘書令為中書令,任命長期為他們父子掌機要的秘書左丞劉放為中書監(jiān),秘書右丞孫資為中書令。因為劉,孫兩人資力不相上下,所以除設中書令外,又增設中書監(jiān)一職,監(jiān)略高于令,使兩人同掌機要,相互監(jiān)督,便于駕奴,首開親信幕僚轉化為朝廷秘書首腦的先例。此官署稱作中書省,負責起草詔書,掌管掌奏,記錄朝廷大事,參與政務。中書令相當于皇帝的機要秘書處長
70.中書省的主要官員:中書省除了主官中書監(jiān),中書令以外,尚有不少秘書官員,這些官員的名稱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變化紛繁,主要有以下一些:黃門郎,曹丕時定制,掌收受,拆封,初閱各方奏章,然后簽名,交給通事郎。通事郎,曹丕時設立,為中書監(jiān),中書令的副手,具體負責詔令的起草工作,并負責宣讀黃門郎傳來的奏章,署名后呈送皇帝。晉朝時改稱中書侍郎,設4人。中書舍人,西晉時在中書侍郎下設舍人,通事,后合稱通事舍人,也稱中書通事人。東晉,宋,齊沿置,梁朝除去“通事”兩字,改稱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下設有:主書-負責保管文書,以備查詢,并抄寫詔敕,相當于機要秘書,地位雖不高,但職掌重要。書吏-負責文書的抄錄,謄寫。書助-協(xié)助書吏抄錄,謄寫文書的人員。中書省遇到重大文書事務,書吏不足,難以按時完成,就另外選擇通文墨者幫助完成。
7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方政府中的秘書機構: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與中央秘書機構呈不穩(wěn)定狀態(tài)相反,政府各部門內及各級地方政府中的秘書機構卻沿襲兩漢,相對穩(wěn)定。漢代設立的三公府中的長史,從三國至南北朝一直沿置,無甚變動。魏晉南北朝時期,地方行政單位的建制為州,郡,縣三級,各級政府部門中設有秘書機構。漢代設置的州府主薄,魏晉時成統(tǒng)兵開府大臣的重要幕僚,由大臣自行聘任,負責上下行文,保管印鑒,總領府內日常事務,作用權力都頗大,為秘書首腦??たh衙門中仍又郡丞,縣丞監(jiān)管秘書工作。各設有主薄,郡府主薄一職一直為以后各朝所沿用,縣府主薄一職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末年
72.簡述文筆的區(qū)別和意義:曹操之后不久,公文成為一種正式的獨立文種。當時,文章有了文筆之分,文即文章,詩賦,必須有情辭聲韻。筆即公文,不需要有韻,也不必具有文采,只要直敘,著眼于述事達意,施于實用,凡表,奏,書,檄都稱筆,它有一定的格式,類似于近代的文牘。文筆之分:說明公文寫作已經成為一種專門的技能,有它獨特的要求,規(guī)格。這無疑大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質量,它是文書工作史上的一大飛躍。
73.諸葛亮從哪個方面對秘書人才進行考察:1.是“問只以是非而觀其志”就是向對方提出相互矛盾的問題,看對方的辨別能力2.是“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就是反復同對方辯論一個問題,看對方的辯才和機智應變的能力3.是“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變”就是請對方就某一問題出謀劃策,提出咨詢意見,以看對方申時度勢和分析問題的能力4.是“告之以難而觀其勇”就是將面臨的危險告訴他,看他勇敢程度和獻身精神5.是“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就是在開懷暢飲的場合,觀察對方的自制能力和酒醉以后顯示出來的本色6.是“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就是讓對方面臨有利可圖的機會,看對方是否廉潔奉公7.是”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就是從同對方約定某件事上看對方是否守信用
74.為什么說唐,宋時期是秘書工作的成熟時期:在隋朝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朝,其朝廷的秘書機構分置于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內,相互配合,相互制約。一度設置政事堂為朝廷中樞的秘書機構,皇宮秘書機構則有翰林學士院,信訪機構有匭使院,地方各級秘書機構健全。唐朝的秘書人員來源多樣,素質頗高,職責分明,作用明顯,對秘書官吏的考核制度化。唐朝以律令的形式制定了全面而詳細的秘書工作制度,文書工作和檔案開始分流,公文文體整齊,劃一。在宋朝,朝廷三省中的秘書機構專業(yè)化,形成為系列。皇宮的秘書機構翰林學士院繼續(xù)發(fā)展,信訪機構演進為鼓院,檢院兩個系統(tǒng)。秘書人員的選拔制度更趨專業(yè)化,文書,檔案工作全面分離,秘書工作制度較唐朝又有發(fā)展
75.唐朝中書舍人的職責是:1.初讀中央政府各司和各地官員的奏章表議并提出處理意見,然后呈進皇帝。同時,凡上報的大事件,也由中書舍人轉呈。2.負責起草詔,制,敕,璽書,冊命等皇帝頒發(fā)的文書,進呈皇帝批準后,按規(guī)定發(fā)有關部門執(zhí)行。3.下達的制,詔,敕等文書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發(fā)現有誤差,有責任向皇帝奏明,并加以政正,起到信息反饋的作用。4.逢有百官聚會,朝廷大典時,中書舍人須侍從皇帝左右,代表皇帝接受百官的奏狀。5.皇帝在朝廷上冊封,賞賜大臣時,由中書舍人宣讀冊封,賞賜的詔命;作為特使慰問有功的將帥和國家的貴賓。中書舍人名義上隸屬中書省,實際上是皇帝的高級秘書,其地位和作用都很大
76.唐朝門下省的主要秘書官職有:唐朝門下省的長官為侍中,其職掌為出納帝命,顧問答對,慰問朝拜的大臣,監(jiān)修起居注,審定并主持六品以下文武官員的授職議事。其副手為門下省的實際主官,負責掌管機密文件,備皇帝顧問,審議中書省擬定的制,詔等公文。門下省的重要秘書官員還有:給事中-掌封駁之權,可封還皇帝失宜的詔命,駁正臣下有違誤的奏章,是門下省中的要職,地位僅次于侍中,門下侍郎。典儀-職掌偏重于負責禮儀性的事務。符寶郎-掌管皇帝的御璽和朝廷的符節(jié)
77.宋朝中書省內秘書部門,其中書舍人分五案辦事:秘書部門,主房事-掌管文書的收發(fā),登記。哲宗元佑年間改稱開拆房。點檢房-掌點檢各房的文書工作,由中書舍人統(tǒng)領。催驅房-掌督促,催辦各房的文書。班薄房-掌管百官的名冊以及有關官員基本情況的文件。制敕庫房-掌收受制詔,保管并編錄成冊,并負責架閣庫的管理。五案劃分:上案-負責冊禮和朝會事務。下案-負責收發(fā)文書。制誥案-負責制作皇帝的制,詔等文書。諫官案-負責處理與中央其他政府機構往來的文書。記注案-負責記錄皇帝的日常言行,起居
78.宋朝門下省的主要秘書部門及各自職責:通進司-隸給事中,負責收受三省,樞密院,六曹,各寺,監(jiān)百司的符牒,文武近臣的表疏,以及銀臺司收受的各地的章奏案牘,具事目后進呈皇帝?;实叟竞螅伤C布。它是中央政府處理文書的總樞紐。銀臺司-掌抄錄天下奏狀案牘事務,并發(fā)付有關機構檢查,以糾正其違失,監(jiān)督其執(zhí)行,以防文書積壓
章奏房-負責收受天下章奏案牘送交通進司。封駁房-掌文書的審議,封駁。發(fā)敕司-掌收受中書省,樞密院交付的宣,敕,登記后頒發(fā)。進奏院-其具體職掌為:摘錄地方送京文書章奏事由,報告門下省,如是案牘及申稟文書,則直接投送有關省司;收受發(fā)往地方的詔敕;三省,樞密院的宣,六曹,寺,監(jiān)百司的符牒并轉送給地方;將中書省檢正,樞密院檢祥的每月將頒行事狀抄報各地,以交流信息,讓地方了解朝廷政務的情況
79.唐朝外官的含義,其幕府中的重要秘書部門:唐初,各州,均設有都督府,為地方駐軍的指揮機構,后改稱節(jié)度使,總攬數州軍,政,財權。此外,中央政府還派觀察使,經略使,招討使,制置使,田練使等名目繁多的大員,到地方任職,掌管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等大權,統(tǒng)稱外官,他們均建有幕府,有不少秘書人員,重要的有:掌書記-負責府內各種表奏,命令,書信的制作,是地方大員的高級文書秘書。判官-臨時受譴充當地方大員的大臣,按制度是從中級官員中選用的,負責處理文書工作的屬官。孔目-地方大員幕府中掌管文書,檔案的屬吏??h府內,則有主薄,錄事等秘書人員。此外,還有記室參軍,均以地方大員幕府中負責文書工作的屬吏
81.唐朝的甲庫:唐朝,設立了專門的檔案庫-甲庫。唐行科舉制,凡參加省試,選試者,其職名,姓名,籍貫,考績,考選及授官等情況均有詳細記載,形成人事檔案,稱官甲,甲歷或甲敕,保存官甲的庫房就是甲庫。尚書省的吏部與中書省,門下省三處各設有甲庫,分別存藏官甲。甲庫置有甲庫令史,負責甲庫工作,玄宗時定制,吏部的甲庫由員外郎,主事各一人專管,中書,門下兩省的甲庫由主書,錄事各一個掌管,每年更換一次,中途不得調動。甲庫的工作人員專司抄錄,收藏官甲,不負責擬制文書,屬于單純的檔案工作人員,甲庫也不兼有學術機構的性質,是單純的檔案庫。官甲和甲庫的產生,表明唐代已開始緝拿感檔案工作從文書工作中劃分出來,成為一項獨立的職業(yè),從此,文書是檔案的源流,檔案是文書的歸宿這一界限已經明了。這既是檔案工作,也是秘書工作成熟的一個標志
82.唐,宋朝廷及地方官衙的下行文有,官衙間的平行文有:下行文:堂判-唐朝政事堂宰相對各類事務判決和處理的文書。堂貼-唐朝政事堂宰相指揮政府百司行政文書。后改為政事堂行遣小事時所發(fā)的公文。宣-宋代時,凡樞密院以皇帝名義版下的文書皆稱宣。其底本稱“宣頭”。?-宋朝時樞密院本身向下級官府下發(fā)的文書。札子-是中書省,尚書省,樞密院處理公事時命下級官府執(zhí)行的公文。部府-尚書省六部,寺發(fā)給下級官府的公文,文末有“府到奉行'字樣。部省禮-尚書省處置公事,長官簽押后發(fā)付給誅司,路,監(jiān),州,軍執(zhí)行的文書。符-州暑發(fā)給下屬縣衙的公文。平行文:唐,宋官衙間的平行文除關,刺,移以外,宋朝還增加有:咨報-翰林院移文三省,樞密院時使用的文體。密白-樞密院的機速文本,不經中書省而直接送門下省的公文。牒-內外各官府不相統(tǒng)屬者相互往來的文書
83.比較唐,宋的信訪機構:宋代的鼓,檢兩院與唐代的匭使院相比較,有如下不同:1,宋代的中央信訪機構分為兩個各自獨立,層次不同的部門,鼓院為初級部門,檢院為高級部門。吏民須先投書初級部門,遭拒絕或不滿其處理結果,可再投書高級部門,這就給上訴者多了一個申訴的機會,不致被一個部門所壓制。2,武則天鼓勵吏民投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政敵;宋代設兩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皇帝直接了解下情,這就擴大了信訪工作的范圍,增加了它的作用。3,唐代匭使院隸屬中書省,宋代兩院隸屬門下省,門下省是皇帝的近侍組織,故就隸屬關系而言,宋代兩院更親近于皇帝。4,宋代兩院的工作已有了規(guī)章,這些規(guī)章的制定,使處理上書的手續(xù)有了條理,有利于提高效率??傊未男旁L機構處理比唐代有明顯發(fā)展
84.唐,明的“貼黃”制度的區(qū)別:唐代的貼黃制度是一種公文糾誤制度,又叫押黃。凡擬制敕書時,有寫錯或謬誤之處,因敕書一般用黃紙書寫,故需在錯處貼上黃紙,在黃紙上改正。而明朝的貼黃是崇禎皇帝為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高公文處理效率,命令上呈奏的官員,按照內閣制定的統(tǒng)一格式,將公文中的內容用一百以下的字數概括出來,帖附于文尾,以便其迅速了解奏章內容,避免耽擱對急件,要件的處理
85.遼,金,元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的融合時期:遼,金,元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地方或全國性政權。這些少數民族在進入中原前,其社會發(fā)展程度低于漢族;進入中原后,他們努力吸取漢族政權的統(tǒng)治經驗和先進的生產方式及文化,加速了向封建化過渡的進程。因此,他們的秘書工作既帶有其原有的舊制痕跡,又糅合了唐,宋的一些經驗,表現出兩者混合的特別。遼,金,元時期秘書工作的水平從總體而言沒有超越唐,宋,但在某些方面有所創(chuàng)造,如遼,金,元的各級秘書機構中都配備有懂多種民族語言的秘書官吏;遼代的秘書機構分為南北兩套班子,以適應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行政管理;金代創(chuàng)設了傳遞緊急文書的集遞鋪制度;元代則在秘書官吏的選拔,文書檔案工作制度和公文傳遞制度方面頗有建樹,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一些證明,我國歷史上秘書工作的經驗是各民族共同積累起來的,遼,金,元時期是我國秘書工作的融合時期
86.遼代是如何學習宋朝的秘書工作經驗的:遼代統(tǒng)治者十分注意學習,吸取宋代的秘書工作經驗。1,在遼與宋的交戰(zhàn)中,俘虜和招納了不少漢族士人,統(tǒng)治者大都注意任用,讓他們擔任秘書官職,以圖依靠他們的經驗,學識建立和發(fā)展自己的秘書工作2,遼統(tǒng)治者不惜重金,常以十倍的高昂價格收購并用各種方法竭力搜求宋朝的文書檔案,既從中了解宋王朝的內部動向,也作為開展秘書工作的參考。3,由于與宋王朝長期對峙,時有戰(zhàn)爭,和宋王朝一樣,遼統(tǒng)治者對本期的文書檔案工作十分重視,規(guī)定無論是文書檔案,還是國人著述,只準在其境內流行,如有傳于境外者處以極刑
87.元代中書省的秘書部門:承發(fā)司-負責文書的收發(fā)。管勾司-掌出納四方文書,啟拆緘封,郵遞的程期。檢校司-掌檢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牘稽失。照磨所-負責文書 的照刷,磨勘。時政科-負責記注皇帝言行和省,臺,院,諸司奏聞之事
88.明朝是我國秘書工作的強化時期:明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后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大大加強。明太祖朱元璋時取締丞相一職,皇權進一步集中,但皇帝親自處理政務的數量也隨之劇增,于是,強化秘書工作,依靠專職的秘書機構直接指揮國事。明朝的中央秘書機構數量眾多,陣容強大,且已系列化。中央秘書機構和秘書官員的實際地位很高,在國家管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各項業(yè)務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趨于完備。秘書人員主要來自科舉出身者,文化水平高,從而提高了秘書工作的質量。因此,明代是我國古代秘書工作的強化時期
89.明朝六科給事中的職責,作用和地位:1.收受內外奏章,參驗稽考,駁正其違失,分類抄寫后發(fā)交所對口的部辦理。2.皇帝上早期時,六科輪流派官員一人,侍立朝堂一側,記錄圣旨。3.將每天收集的奏章,逐一抄成副本,匯編成冊,五天一送內閣,以共編篡。4.所收受的題本,奏本,狀和奉旨發(fā)落的事件,由六科都給事中于早期時一起送御案前呈皇帝。5.檢查各官暑奉旨執(zhí)行的熱鬧物是否完成,或進展情況如何,五天一清理,完成者即予注銷。六科集唐,宋時期的門下省,起注院的責任于一身,既輔助皇帝處理公文,又有封駁彈糾六部,監(jiān)督,催促六部處理公文之權,又負責記注皇帝圣旨,是職掌頗寬的秘書機構?;实垡揽克鼘崿F對六部的領導和控制,它是君主專制高度發(fā)展的產物,但六部給事中的品秩低微,只是七品至九品的小官
90.明代秘書官吏的來源:明代選用各級秘書的主要方法是通過科舉考試。中央六部,五軍都督府,御史臺等官署中的秘書官員大多由進士擔任。地方各級政府中的秘書官員,也需從舉人,貢士等科班出身者選用。由此可見明代秘書官吏的素質比較高。明代選用秘書除了要求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外,還注重實際工作能力,于京城設國子監(jiān),挑選秀才或舉人入監(jiān)讀書,稱為監(jiān)生。監(jiān)生歷事欺滿,根據其能力,表現,送吏部附選候補
91.明代的公文文體:明代皇帝頒發(fā)的下行文有詔,誥,制,冊文,諭,書,符,令,檄等,其中“諭”在習慣上又作為皇帝所頒布文書的總稱。臣下上呈皇帝的上行文的有題,奏,表,講章,書狀,揭貼等:題,指凡以官署的名義向皇帝陳述,請示有關政務,軍情,錢糧等公事的上行文。奏,是京官以個人名義呈送皇帝的上行文,內容多為具奏者本職以外的事情。揭貼,由內閣直達皇帝的機密文書,皇帝閱后退還被人不予公布。各級官府的上行文的咨呈,呈狀,中狀,牒呈,牒;下行文有照會,札,下貼,故牒等;平行文有平咨,平關,平牒
92.明代秘書官吏的地位:明代中央機構的秘書人員雖然品秩不高,地位卻比前代重要。如負責起草制詔的內閣學士,官位僅為五品,但是,明成祖卻將他們與二品大員的各部尚書相提并論。有如六科給事中,僅為七品至九品的小官,但卻有權封駁彈糾,監(jiān)察督促由二品大員主管的六部。地方官衙門內的秘書人員地位也頗高,如縣府內負責收發(fā),處理公文的典史,如遇縣丞,主薄不在時,規(guī)定由他們帶領縣丞,主薄的職務
93.清代是我國古代秘書工作的高度強化時期: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王朝,它是由滿族建立的政權。清初,國家機構的設置與各項工作制度全面仿效明制,因此,清朝的秘書工作不但沒有落后于前代,后而在明朝的基礎上,一度扭轉了明朝中后期以來秘書工作衰退的現象,解決了宦官秘書干預政務的問題;并采用嚴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中央主要秘書部門的越權問題;同時,秘書機構和人員仍具有較寬的職掌,且功能更全;文書檔案等各項工作也發(fā)展完善,尤其是被皇帝緊緊控制的軍機處,制度周密,人員精干,辦事迅速,效率甚高,是協(xié)助皇帝處理國務的得力輔助機構,其工作制度和軍機章京的選拔制度已高度完善。因此,清代是我國古代秘書工作的高度強化時期
94.清代內閣的職掌;參與議政,內閣職官中能參與議政的主要是大學士。辦理本章,這是內閣最主要的,大量的日常事務。擬撰,承宣諭旨。籌備,組織大典。收存重要檔案。組織修書
95.清代通政司的職掌:收受各省題本,如發(fā)現題本不合格式,報內閣參辦,有逾期的則移文與相關部交涉。查核本章,凡各省將軍,都統(tǒng),巡撫等官,每季度須將上奏過的本章誥冊,咨送通政司查核。參與議政,遇有交九卿議辦之事,位居三品的通政使可參加商議,提出意見。負責上訪事務,凡軍民有冤屈者,可擊鼓鳴冤,由通政使親自詢問,如確系有冤,奏報皇帝后交刑部辦理
96.清代外務部的秘書部門及其職掌:司務廳,負責收受文書,領用印信。翻譯房,負責翻譯各國文書和承擔口譯工作。清檔房,掌管檔案的編撰,校對等事宜,后增設秘書股,負責機要文書的擬稿和編輯。機要鼓,負責收集機密事宜。電報處,專掌以電報拍發(fā)公文和翻譯,傳遞電報事宜。文報局,負責寄遞外務部與駐外使館間的往來公文
97.清末責任內閣的各秘書部門及其職掌:承宣廳,負責宣布詔令,辦理奏折,文移,保管圖書,檔案。制誥局,負責擬制詔誥敕,進呈賀表。收文處,負責收受京外衙門投送京外衙門投送內閣的公文
98.清代幕僚盛行:隨著地方官衙事務日益繁重,原先的一些秘書人員逐漸只擔任某方面的具體工作。這樣輔佐人員相對減少,需要有人來補充,這是幕僚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清王朝的正式腐敗,從反動推動了幕僚的盛行,這可從幕主,幕僚兩方面看:從幕主方面講,相當一部分主官昏庸無能,他們或是花錢買的官,或是依仗一定背景而得的官,本身就不具備理政能力,難以勝任政務;對秘書吏員的業(yè)務要求大大提高了,而從正常途徑任用的秘書則達不到其要求;主官對書吏大多存有戒心,自雍正對書吏進行整頓后,任用書吏又受到嚴格限制。從幕僚方面講:為求取出路。清代官場黑暗,有才干之人常難遷升;賣官過多;科舉考試腐敗;迫于生計,他們?yōu)樯钣?,投到地方各級官員門下,某得一職,以養(yǎng)家度日
99.清代密奏制度的特點:密奏制度使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各地凡重大之事,均上密奏請示,秉承皇帝旨意去辦理,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務中樞的職權,加強了皇權。密奏制度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奏直達皇帝,周轉環(huán)節(jié)減少,能得到迅速處理,不少事當即便可決定,當即就下令實施辦理,效率很高。密奏制度使地方大員彼此監(jiān)視,各存戒心,不敢擅權行事,肆意妄為,有利于控制官員,整肅吏治。密奏制度還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文書工作經驗,對今天的秘書工作具有借鑒和啟迪作用
100.北洋政府檔案工作的發(fā)展情況:已有類似區(qū)分全宗整理檔案的具體做法;規(guī)定了文書處理部門立卷,移交的原則;明確地提出了檔案的編目工作;創(chuàng)新了卷套;規(guī)定了檔案的保管期限;規(guī)定了銷毀檔案的原則,方法和手續(xù);改善了查閱檔案的辦法
101.國民黨政府秘書工作的特點:秘書機構的越權現象不再出現;對文書檔案機構工作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使秘書人員的個體業(yè)務水平明顯提高,文書檔案工作趨于規(guī)范化;向國外學習文書檔案工作經驗,使我國幾千年來處于封閉狀態(tài)的秘書工作首次吸收國外先進方法,有助于我國秘書工作向現代化方向發(fā)展;對文書檔案工作進行的學術研究及其取得成果,使文書學,檔案學開始形成,秘書工作中的這兩類重要業(yè)務開始學科化;學校培養(yǎng)專業(yè)秘書人才,使秘書人員的素質有所提高,拓寬了秘書人員的來源
102.北洋政府秘書機構的特點: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各類機關,均普遍設置有秘書機構或秘書人員;秘書機構的名稱及其職責趨向一致;各機關大多只設一個機構負責全部秘書事務,只有少數機關才分置幾個秘書機構,主要是將起輔助決策作用的高級參謀顧問人員和負責機密或重要文書的高級文書工作人員分開;秘書機構的職權范圍明確;秘書機構的級別名稱比較混亂
103.黨中央最早的秘書的職責:負責本機關的文件處理;負責籌備會議及會議記錄;負責保密黨中央的文件材料;負責與委員長一起簽發(fā)筆必要的文件和指示信;負責黨內外的通訊工作
104.中共中央最早的秘書的特點:中共中央最早的秘書是一種領導職務。他是黨中央的領導核心之一,參與最高層次的決策和領導工作,同時還兼任中央某一部門的主要領導職務
105.中央秘書處文書科的職責:負責會議的安排和會議記錄;負責一般文件的起草;負責文件材料的抄寫,印刷;負責文件材料的接收,分發(fā);負責文件材料的收集,保管,整理,統(tǒng)計;負責保密工作;負責刊物的發(fā)行工作。
106.中共秘書處的具體職責:會務工作;文書處理;文件材料的管理;負責保密工作;負責交通工作;負責會計工作;主編秘書處的通訊;辦理領導交辦的其他秘書工作
107.首長專職秘書的職責:首長秘書除了起草一些文件,處理文件,負責會議記錄以外,在當時的特定條件下他們還承擔以下工作:為首長搜集各種文件材料,以幫助首長決策;為首長搜集各種書報刊物,供首長了解形式。謄抄首長起草的文件。管理機要文件
108.建黨初期的文書工作制度: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黨中央機關逐步建立起文書工作制度。1.1923年中共中央執(zhí)委會制定了黨內文件由委員長和秘書簽發(fā)的簽發(fā)制度2.中央機關設置了文件底稿薄,收發(fā)外呢件登記薄以及文件材料保管薄,建立了文件的收發(fā)登記及保管制度3.建立了文件分發(fā)制度,規(guī)定各種收到的文件全由秘書處分配4.建立了文件傳閱制度,規(guī)定黨內文件全由秘書處分配
109.中國共產黨早期常見的公文文種有:決議案,這是黨的方針,政策性的權威文件。宣言,是黨及其領導的群眾團體闡述政治主張,揭露敵人陰謀,公布方針政策而使用的文種。綱領,是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群眾團體概述自己的政治綱領,奮斗目標,組織原則的文種。章程,是頒布組織規(guī)程的條例文種。通告,是上級發(fā)給下級的指導性文件。報告,是下級向上級匯報工作,請示問題的文種。組織法,是黨和群眾團體內部用以規(guī)定機構序列等文種。請示信,是上級對下級作工作指示時是使用的文種。會議記錄
110.建黨初期的文件保密制度: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初期,在地下斗爭的環(huán)境中,為了保證文件的機密性,黨建立了一套文件保密制度。1.文件的密寫技術,就是將機密文件用牛奶,碘酒,米湯等特制的藥水書寫在白紙,書刊,器皿上。收件人收到文件后,用特制的藥水洗出字跡。2.文件材料的偽裝。為了安全傳遞,保管,使用秘密文件,秘書部門采用商品化,教科書式小說式的方式來偽裝文件材料3.文件傳遞中的保密
111.中央辦公廳領導干部的分工:1.中央秘書長,是黨中央領導,主官中央辦公廳,負責書記處機關的其他日常重要工作2.中央辦公廳主任,領導秘書處,中直管理局,中直機關黨委,協(xié)助秘書長管理行政事務,負責將中央決定向基層傳達,管理中直機關的財政工作3.秘書處處長,管理機要處的工作4.秘書處副處長,兼任總務處處長,負責中央辦公廳的行政事務工作
112.解放區(qū)政府秘書廳各部門的職責:1.秘書處,負責秘書廳承擔的文書處理,文電管理,文件傳遞,鱔印,收發(fā)分配和承擔會務等工作2.調查研究室,負責政策的研究和重大事件的調查3.新聞發(fā)布室,主要負責通過報刊發(fā)布方針政策性的文件或重大的消息。4.行政處,負責秘書廳和直屬機關的總務工作。5.人事處,主要管理人民政府直屬機關內的干部工作
113.中國人民解放軍秘書處的職責:1.對外負責上下行文事宜,業(yè)務指導和上下級機關的聯(lián)絡工作;對內負責文書處理慎重,仔細審閱下級機關呈送的報告,文件,并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供首長參考。2.起草文件,組織電報和各種重要文件的傳閱,負責文件的收發(fā),傳遞,保管3.負責會晤工作4.下部隊調查研究,了解情況,督促部隊貫徹,落實上級的指示,決議,命令,并將調查情況書面報告秘書長5.監(jiān)印,即根據首長 的指示和發(fā)文規(guī)定,對要發(fā)出的文件予以驗證,準確無誤后才加蓋機關印章
114.評價黨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秘書工作: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黨政軍各級機關都設立了秘書機構,中共中央的秘書機構從中央秘書處發(fā)展為中央辦公廳,各級秘書機構趨于健全,文書檔案工作,保密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制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些機構,工作制度和經驗,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秘書工作奠定了基礎
115.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保密工作制度:1.嚴格審查秘書人員2.劃定文件密級3.確定閱讀秘密文件的范圍4.設立秘密文件貯藏室5.運用代號6.健全文件處理制度7.經常檢查秘密文件
116.歷代中央秘書機構“膨脹回位”的原因:1.皇權周期性地由強轉弱2.實務性的秘書機構周期性地由弱轉強3.權限不明為秘書機構擴權推波助瀾
117.歷代地方秘書機構相對穩(wěn)定發(fā)展的原因:首先,地方主官與地方秘書機構的關系,與皇帝和中央秘書機構間的關系存在著區(qū)別,當皇帝認為大權旁落時,可以隨意地采取措施變換秘書機構;而地方主官被架空后,不能任意另設機構。其次,地方秘書機構是由各地,各級秘書機構組成的集合體,這與中央秘書機構也不相同。某一個地方的秘書機構擴權,并不能代表整個地方秘書機構都有擴權現象,也就不能引起機構的更替。第三,地方秘書首腦和一般秘書人員有著正常的逐機升補途徑,大多數能忠于職守
118.歷代信訪制度的內容:1.逐級上訪制度2.交辦制度3.派員審理制度4.會審制度5.御裁制度
119.秘書工作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原則: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秘書工作的原則之一就是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這一原則主要表現在:1.搜集,提供信息和預案。有代表性的內容是1941年毛澤東提出中央秘書處五項任務:在政治上要為黨的“政策,時局問題服務”;在軍事上要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在黨務工作上要”研究各地報告提出意見“;在情報工作上要”研究國際和中國的政治經濟“;在上下級關系上應加強與各機關工作聯(lián)系2.督促檢查,指秘書機構對各方面執(zhí)行領導部門政策,指示,決議的情況,具有督促檢查的責任。如中央秘書處有責任督促各地經常向中央報告工作,經常請示,及時檢查和督促,以保證工作效率,后來這一職責一般由秘書機構中的調查研究室承擔
120.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形成的秘書工作的基本原則:中國共產黨的秘書工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則,主要有:1.為領導工作服務的原則(糾正“秘書專政狀況”,糾正“純技術觀念”,糾正秘書機構“幫助領導部門工作”)2.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原則(收集,提供信息和預案,督促檢查,這一職責一般由秘書機構的調查研究事承擔)3.保密,準確,及時的原則。為貫徹這條原則,必須在認真,勤奮,求實,嚴謹,上下功夫。這三大基本原則中“為領導工作服務'的原則,確定了秘書工作的職能,地位和性質;”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的原則,要求秘書機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從事日常工作的同時,為領導部門提供高層次的服務;”保密,準確,及時“的原則是對秘書工作的質量要求,也是衡量秘書工作優(yōu)劣的標準
121.解放戰(zhàn)爭后期中國共產黨的文件傳閱制度:凡是重要的文件,都在上面付上一張傳閱單,單子上除寫明文件編號,簡單內容,發(fā)出時間,送件人以外,羅列閱讀人的姓名,讓他們從此傳閱,并在所附白紙上簽注意見
122.歷代秘書發(fā)揮參謀作用的途徑:提供信息,校正公文,規(guī)勸進諫,參與政務
123.我國秘書工作形成于殷商:商朝已有不同名目,不同職掌,不同層次的史官,如貞卜史官,祭祀史官,作冊史官,記事史官等,其中作冊史官與記事史官的職能與現代秘書人員最為相近。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現了秘書機構-太史寮,其主管稱太史,下隸有層次不同,職掌各異的史官,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商王的冊命及祭祀等事宜。太史寮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中央秘書機構??脊虐l(fā)現大量甲骨文證明,商朝在政務活動和祭祀占卜活動中已形成了甲骨文書,其體例有時間,事由,占卜者姓名,辦法,措施,驗證結果等,初步具備可一定的文書格式。甲骨文書經過“歸檔”,或按帝王分類收藏,或按內容分類收藏,并有簡單的編號,綜上所述,我國古代的秘書工作至殷商時期已經基本形成
124.秦漢時期的文書工作制度:從大量出土的秦漢簡牘文書和古籍記載中可以看出,秦漢時期,已經建立了一系列文書擬制,處理制度1.行文規(guī)定,凡該行文請示之事,必須書面上報,不得口頭或拖人代辦請示2.書寫格式,秦漢的皇命文書的正文一般由緣由,內容,要求等部分組成,文尾使用公文專用語。3.避諱制度,秦始皇命令無論是自己頒布的制,詔,臣下上呈的奏議,還是史官的記載,或各級官府的文書中,凡遇到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詞代替,連與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準用4.文書運轉程序,包括: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對收文,發(fā)文都要有詳細注明年,月,日,時辰,規(guī)定須將收文日期,地點上報,各級經辦的秘書人員都須簽名;對詔書和中央政府的下行文,各級收文單位都層層轉發(fā),并根據來文精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作出具體指示5.文書??敝贫?,秦朝規(guī)定,文書草擬完畢,須??睙o誤方可發(fā)出;抄轉文書也須??保饔涗?.用印制度,秦朝規(guī)定皇帝之印稱“璽”,百官的印章稱印。根據官員官職的高低,授予不同質地和系扎不同色彩之綬的印,印的質地有金,銀,銅,綬的色彩有紫,青,黑和黃7.公文傳遞制度,包括:凡皇帝頒布的詔書,制書和標明急字的公文,必須立即發(fā)出,收受者立即向下一站傳送,不急的也須當天發(fā)出或傳送,不得過夜;傳遞人員須謹慎挑選;路程近的文件,由行步快捷的小吏步行傳傳送;路程遠的由小吏騎快馬傳送或通過郵亭,特別重要或機密文書則派專人傳送,所經各縣不得查問和阻攔;公文傳送規(guī)定有期限,進出公文須詳細登記進出時間和經手人的姓名,以備查考,嚴格防止公文在傳遞過程中遺失,嚴格防止傳遞偽文書,定期檢查傳遞情況。秦朝的文書工作制度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規(guī)定,以刑罰的手段強制秘書人員執(zhí)行,遵守,這一方面說明了統(tǒng)治者對秘書工作的高度重視,嚴格控制;另一方面說明了秘書工作制度已初步確立
125.魏晉南北朝時期公文制度制度: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紙張已成為公文唯一載體等原因,產生了一系列公文制作制度1.公文用紙制度,重要的是用黃紙書寫,以防蟲蛀,一般公文用白紙書寫2.卷軸制度,開則便于閱讀,批答,合則便于攜帶,收藏,是公文形式的一發(fā)進步3.用印制度,改用朱色水印4.騎縫,押縫制度,根據紙制公文的特點,起到防止公文偽造,保證其真實性的作用5.連暑制度,也稱聯(lián)署制度,即幾位官員在同一公文上聯(lián)合簽署姓名,以表示對該公文內容共同負責6.勾檢制度,專門稽核皇帝和中央政府頒發(fā)的下行文,說明對公文的復核已有專門部門負責7.帖敕,即由主持朝政的大臣在奏章后簽署意見,做為敕命,批發(fā)判行8.一文一事制度
126.唐朝三省各承擔的秘書職能,意義:唐朝三省各自承擔的秘書職能可歸納為“中書出令,門下審議,尚書執(zhí)行”中書省負責草擬國家的政令,這些命令均以皇帝的制,詔,敕等名義制作。同時,凡政府各部門和地方官府上呈的奏章,表狀等,由它呈送皇帝并根據皇帝的旨意草擬批答。門下省負責各種文書的審議。如同意,由長官侍中簽字后退還給中書省,中書省官員簽字后,再呈送皇帝批準,最后交尚書省;如不同意,可行使封駁權,封駁即封還皇帝失宜的詔命,駁百官有違誤的奏章表述。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中書省轉下的各種命令。三省職能中的“中書出令”實則是根據皇帝的意圖提出決策方案,起輔助決策作用,實際決策權操于皇帝之手:“門下審議”只是代表皇帝認可或否決中書省提供的決策方案,由皇帝最后裁決:“尚書執(zhí)行”則為收受,處理,落實各項詔命,因此這三省具有皇帝秘書機構的職能。三省職責的劃分使皇帝詔書等文件的制作工作由草擬,審核,轉發(fā)執(zhí)行三個各自獨立的機構來共同完成,它既提高了文件的準確性,又使三省相互制約,防止秘書工作機構擴大為獨立的決策機構,以保證皇權。它將魏晉以來產生的三省制度趨于完善,是古代秘書工作成熟的標志之一
127.唐,宋時期的重要的文書工作制度:1.“四禁”制度-要求中書舍人遵守的職業(yè)規(guī)范。內容是,文件工作必須做到保密,及時,不發(fā)生差錯,不遺忘誤事2.用紙制度-凡黃紙一律為皇室專用,由中書舍人起草的“外制”用黃紙,由翰林學士起草的“內制”用白麻紙,凡諸陵薦告上表用白麻紙,皇上賞賜,征召的敕書用白藤紙等3.公文折疊制度-唐朝公文制作完畢,按一定尺寸大小,折疊起來,是對卷軸制度的改進4.公文裝封,編號制度-公文需裝入一定的封套,實封,加印,編號后才能發(fā)出,宋朝時這一制度發(fā)展為實封制度5.貼黃制度-凡擬制敕書時,有寫錯或謬誤處,一律帖上黃紙,在黃紙上改正,這是唐朝首創(chuàng)的公文糾錯制度6.公文擬制和謄錄制度-各級各類公文由專人擬制,同類公文有統(tǒng)一的格式。宋朝時公文謄錄制度更嚴7.公文簽名判暑制度-唐,宋時,公文擬畢,必須由主官簽名,以示負責8.一文一事制度-產生于魏晉,唐宋時得以鞏固9.公文移交制度-各級官府的公文需定期移交。除此之外,宋朝還新創(chuàng)了一一些制度:1.引黃制度-即將章,奏,表,等文書的內容特點,時間,所要到達的道和里寫于文字封面或文首2.公文抬頭避諱制度-始于秦,宋朝時期發(fā)展很大,給文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3.公文格式-對表,狀,奏等公文規(guī)定了統(tǒng)一格式,有了一定的程式要求4.軍郵制度-以軍士代替百姓為遞夫,后又轉置遞卒,尤其稟給,成為定制,建立起軍郵局5.保密制度-宋朝在遼,金,元的威脅下尤其注重保密工作,此外,宋朝中央的文書工作還有一些規(guī)則,包括批答,內批,進草,錄白,錄黃,畫黃等
128.唐,宋檔案工作制度:1.歸檔檔案-凡文書辦理完畢,交勾司加蓋印章,并在指定置注明年月日,交檔案庫2.一案一卷制度-即將一件事由公文立為一卷存檔,稱為案卷3.復制多份副本制度-官甲需復制三份,分布于三處甲庫4.鑒定制度-每三年對檔案作一次鑒定,剔除不需長期保留者5.檢查,修整制度-對檔案要經常檢查,如發(fā)現有錯,損的,應及時修整6.查閱制度-主要體現在官員銓選過程中對官甲材料的查閱。至于檔案的保密,對失職的處罰條律,類似于文書工作的律令。宋代的檔案工作制度比唐朝有時一步發(fā)展,表現:1.檔案的集中-宋代規(guī)定,凡中央政府的檔案和地方路,州,軍,府,監(jiān),縣的各種冊籍,都得按期逐級上級。這一制度有助于統(tǒng)治階級對地方的控制和了解2.對唐朝的“一案一卷制度”宋代做了發(fā)展:凡在文書登記和立卷時,需區(qū)別新案和舊案3.檔案的整理-對有關檔案需分門編錄成冊,按收受時間順序粘連起來,粘連處加蓋騎章,注意年月,頁數,封題,事目4.檔案的保管-要日曬,重要檔案別有一籍,收存于專門的庫房5.檔案的鑒定,銷毀6.檔案的查閱-對檔案的借閱,歸還規(guī)定更加嚴格。宋代的檔案保密制度類同于文書保密制度,若違章,其處罰條例也很嚴。宋代檔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鑒定,銷毀,保密等程序已系統(tǒng)化,被沿用至今,成為現代檔案工作的基礎,這是宋代檔案工作比唐朝進一步成熟的表現
129.元代主要秘書吏員名目:1.案牘吏員,令吏(二品以上官衙中的案牘吏員的統(tǒng)稱),司吏(設置于路總官府,府,州,縣和錄事司等地方官衙中),書吏,必炅赤(書寫人或筆者)還有照略案牘-中央及地方各級衙門中管理案牘等事務的首領官;提控案牘-職掌同于照略案牘,設在府及上,中州等官衙中者為專職,設于路總管府和肅政廉訪司者為兼職,多由書吏和都目升任。典薄-監(jiān),司等官署中管理文牘薄等事務的首領官。主案-地方官衙中起草案牘的人員,是吏員的助手,也是吏員的來源。寫發(fā)-官府中抄寫文書的見習吏員2.翻譯吏員。設置此職的目的,主要在于處理內政,翻譯吏員分;譯史,通事3.傳達吏員,宣使,奏差4.其他重要秘書吏員,知印,典吏
130.元代秘書的選拔制度:為了提高見習秘書的素質,元政府曾數度下令,考選貼書,寫發(fā)。然而,由于官場腐敗,考官作弊,考生營私,考選方法很難得以順利實行。地方官衙中秘書吏員的來源之一是從民間直接選用德,才兼?zhèn)湔叱淙嗡?,縣吏,這對于提高吏員素質有積極作用,但是,這種選拔方法實行的時間不長。中央政府的秘書吏員是通過選取儒士和現役路吏中的優(yōu)秀者或七品以下流官得以實現的。從秘書吏員的來源來看,元朝秘書吏員的選拔制度是比較完整的,它不但是要求秘書吏員具備良好的品行,還著重要求一定的專業(yè)工齡,具有實踐經驗和業(yè)務能力,并建立起逐級升補的方法。如果這些制度能嚴格執(zhí)行,那么,秘書吏員的素質將得到保證,而且越是高級的官府,其秘書官吏的素質就高。但是,由于元朝的政治腐敗,這些措施未能嚴格執(zhí)行,尤其是對秘書吏員品行的要求,更未能按規(guī)定審查,以致元朝秘書吏員品行素質欠佳,舞弊現象比比皆是,成為官場黑暗的一大原因
131.明代的文書工作制度:明王朝強化秘書工作,在著力健全機構的同時,還樹力于改進規(guī)章制度。與高度發(fā)展的封建君主專制相適應,明代產生了一些新的文書工作制度。票擬,內閣大學士閱讀奏章后,先擬寫對所奏問題的初步處理意見,貼于原奏章上,以供皇帝批閱時參考2.貼黃3.公文格式4.公文文體,規(guī)定奏本用(洪武正韻)的字體,黃冊用細字,并不準服帖,錯處須用印壓蓋5.行移勘合6.明代很重視對公文的檢查,催辦,除六科負責督促,催辦各官衙外,皇帝還經常派員檢查各官衙的公文處理情況7.明代繼承了元代的公文照刷,磨勘制度8.明代制定了(授職到任須知),將元代的當面交卷制度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下來9.明代的公文傳遞制度已經完善,有水驛,陸驛和水陸兼驛,州,縣還社有專門檢查,督促公文譯傳的官員10.明代公文的保密制度尤其嚴格,各朝并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增補保密條律
132.清朝軍機處職掌:軍機處成立初期,其職掌限于軍務,后來,職掌逐漸拓寬,直至“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其職掌主要有:1.參與儀政,軍機大臣有參政職責2.擬寫諭旨3.辦理奏折,開列賞單4.備顧問,當參謀。軍機大臣常侍從皇帝左右,皇帝出巡是也須陪同,隨時回答皇帝的詢問,起參謀,顧問作用5.參與審理大案;審理謀反的“叛逆'首犯和參謐高級官的案件,多交軍機大臣辦理6.奏補文武官員7.軍機處還負責催辦,稽查公文,辦理皇帝隨時交辦的一切事務。軍機處盡管其職掌寬泛,職權頗重,仍必須一切聽命于皇帝,并無決策之權。它起著”行政樞組“的作用,聯(lián)系上下內外,輔助皇帝施政,是皇帝的機要秘書處兼參謀部
133.清代題本的處理程序:題本在清代是向皇帝請示,匯報政務的主要上行文,其內容多屬例行公事,題本的處理有:1.收閱,各省的題本送交通政司,由通政司檢查是否符合格式和超過期限,然后再送內閣2.進呈,進行初步處理后的題本,都送交奏事處,由內奏事處上呈皇帝3.皇帝批閱4.錄制,凡皇帝批示過處理辦法的題本,應迅速發(fā)還上奏人遵辦,軍機處須按原樣抄錄一份5.發(fā)抄,凡皇帝批有某議奏字樣的題本,則發(fā)交該衙門,其余的則交軍機處或相關衙門處理7.傳宣。凡皇帝指定交給某大臣密辦的事項,由軍機處行文內閣或該衙門,轉傳該大臣于指定時間到軍機處閱文或聽宣諭旨,然后回去辦理8.存記9.歸檔,軍機處對其收受的題本,待事情辦理完后收齊歸檔
134.清代密奏的行文程序:1.撰寫,必須由上奏人親筆書寫,不許委托他人代筆2.用紙,規(guī)定陳述事狀用素紙,請安,謝恩用黃紙,以便皇帝一見密奏的紙色就能分辨出其內容的類別3.封套。密奏寫好后,裝入格式統(tǒng)一的封套中4.封匣,密奏裝入封套后,在放入匣內,匣外加銅鎖并用蓋有御印的黃紙封口,然后用黃包袱包裹5.遞呈,各省督撫的密奏,需派親信僚屬或家丁直送京城,路上不許耽擱,為避免張揚,不準派兵護送6.批閱,由皇帝親自拆封,閱覽,批示,并不委托他人7.發(fā)還,多數密奏經皇帝朱批后發(fā)還,仍密封交奏事處,由其發(fā)給等后在京家丁,親信攜回,交上奏人閱辦8.繳回
135.中國秘書處重建后的結構,地位和職能:重建后的中共中央秘書處,仍為部委一級,仍由秘書長直接領導,但是其下屬單位增加了。中央秘書處的下屬部門有:1.文件科,該科下設收發(fā)處,,密寫處,油印處,文件閱覽處和文件保管處2.翻譯科,當時,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來往頻繁,互相往來的文件材料,這一任務由該科承擔。此外,還負責口頭翻譯和筆譯中外文報刊3.內埠交通科,其職責是保證中央各部委及本各埠機關之間的聯(lián)系4.外埠交通科。其職責是與全國各省級以上黨組織的交通部門保持聯(lián)系。重建后的中央秘書處,其職能大大拓寬,其作用,地位,也隨之明顯提高,表現在:1.中央秘書處是領導機關日常工作的執(zhí)行者2.秘書工作是機要工作的總匯3.中央秘書處是上下聯(lián)系的樞紐4.指導全黨的秘書業(yè)務5.編輯(秘書處通信)
136.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的檔案工作:建黨初期,處于地下斗爭的環(huán)境中,為了保證黨的文件材料的安全,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文件材料的秘密收藏,保證其安全成為黨的檔案工作的首要任務。為檔案的安全,中央對檔案秘密儲藏處做了規(guī)定,要求檔案要完全可靠的地方,不能和機關處所在一起,檔案要鎖在箱子里,放在不易被人發(fā)現的地方。為了防止出現以外,中央規(guī)定黨的文件不能只在某處獨存一份,應在數處各存一份。為了確實保證檔案的安全,文件的存放處要用單獨的房子,要以家庭做掩護,各種機關文件的存放庫,也稱檔案庫,中央文庫是黨的珍貴的文件材料的保管處所,一般情況下,文件材料被送到文庫后被分成中央,蘇區(qū),紅軍地方等類,共二十多箱。幾經磨難,中央文庫的檔案終于在1949年全部轉交給黨中央,后由中央檔案館保管
137.中央辦公廳的設立,結構及發(fā)展:1.隨著解放區(qū)的擴大,中央秘書處的日常工作越來越多,它已很難適應工作的需求。1941年中央決定在秘書處的基礎上設立中央辦公廳2.中央辦公廳由秘書處,中央直屬機關管理局,中央直屬機關黨委,特別會計科構成3.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秘書處處長,副處長,分管辦公廳的各方面工作4.1947年,由于敵人進犯延安,為了安全,中央決定把辦公廳一分為三。到1948年,中央辦公廳恢復了原建制,并增設了行政處和警衛(wèi)處,與中央直屬機關管理局共同承擔行政各事務。經過充實調整,中央辦公廳得到了發(fā)展
138.中央辦公廳和中央秘書處的不同:1.中央辦公廳與中央秘書處相比,規(guī)模擴大了,職能更寬泛了2.從結構上看,與中央秘書處相比,中央辦公廳增加了中央直屬機關管理局,中央直屬機關黨委,特別會計科,中央保衛(wèi)委員會幾個部門共同承擔中央各部委的總務,黨務,財務,安全保衛(wèi)工作3.中央辦公廳的領導干部的人員也增加了,他們的職能范圍也更加寬泛了。總之,中央辦公廳比中央秘書處更能充分發(fā)揮為中央領導機服務的作用
139.歷代檔案管理工作的發(fā)展脈絡:夏朝,設有保管檔案的官職“太史令”;商朝,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收藏,保管甲骨檔案;周朝,建立了我國最早的保存檔案的機構“天府”,并首創(chuàng)“金藤之匱”制度;秦朝,建立“藏府”書府“等檔案庫,并建立了防火,防盜和定期檢查等保管制度;漢代,建造了石渠閣,蘭臺,東觀等頗具規(guī)模檔案庫;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都有檔案庫,另外此時期盛行譜牒檔案;唐朝,檔案工作與文書工作開始分離,建立了歸檔,鑒定,一案一卷,檢查修繕,查閱等制度;宋代,檔案工作與文書工作全面分離,各級官衙普遍設立檔案庫,檔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鑒定,銷毀,查閱,保密等制度發(fā)展完備;明代,修建了”皇史?“后湖黃冊庫'等規(guī)模巨大,具有很高建筑水平的檔案庫,其保衛(wèi),保密制度十分嚴格,檔案的分類,裝訂,保管,查閱等制度進一步發(fā)展;清代,產生了檔案上繳,分類存放,定期修繕等制度。在歷史檔案工作的發(fā)展過程中,檔案的利用工作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現在:1.將檔案作為施政的工具2.利用檔案修史和匯編典籍3.將檔案作為教育官民的教材
140.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形成的秘書工作思想: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秘書工作時間中逐漸升華了比較系統(tǒng)的秘書工作思想,主要內容:1.正確處理秘書與領導的關系,秘書是為領導工作服務的參謀助手。對秘書的具體要求是:提倡服從,反對盲從,事前請示,事后匯報,在被動中力爭主動2.秘書人員要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提倡的基本工作方法之一,也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由于領導人受精力,時間的限制,無法事事親自去調查,因此秘書必須承擔此任,特別是對方針,政策性問題的調研,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3.反對黨八股,樹立良好文風。為了整頓文風,毛澤東寫了(反對黨八股)一文,嚴厲批評了不良文風,還具有要求秘書人員在擬制文件時作到:留心各種事物,多看多思;沒有的事不要寫;要有負責的態(tài)度;寫完后至少看兩遍,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文字簡但要反映事物的本質;不用怪字;必須調查分析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總之,反對黨八股,擬寫文件開門見山,語言簡明,講究時效,以成為黨的文件的一大特點。
最新資訊
- 考前必背!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論述題高頻考點2024-10-19
- 自考報考策略:科學搭配科目,加速畢業(yè)進程2024-07-20
- 2025年考研考生五一假期,英語科目應該如何復習?2024-05-03
- 備考指南!2024年4月自學考試考前要做哪些準備?2024-03-31
- 考前備考沖刺!自考如何一次就過?2024-03-30
- 考點匯總:《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論述題2024-03-25
- 備考資料:《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簡答題考點匯總2024-03-25
- 自考可以從哪些維度進行備考?2024-02-17
- @自考生,這里有備考技巧2024-02-17
- 自學考試備考復習方法!建議收藏2024-02-16